当数学思维遇上趣味游戏,
会擦出怎样美丽的火花呢?
当趣味游戏融入数学知识,
又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?
小小扑克,方寸之间,玩起来却是千变万化,引人入胜,将枯燥、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、趣味化,使孩子们玩得轻松,学得愉快。通过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不但能学到数学知识,同时对其自主学习能力、合作能力、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因此,结合日常教学内容与小学生年龄特点,高新八小三四五年级数学组将扑克牌游戏带入数学课堂,并将其纳入假期实践活动,从而使枯燥的数字变成了有趣的游戏。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,在游戏中不仅获取、巩固了知识,更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、增强了自信心,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,在学中玩!
二十四点游戏24点游戏的规则:
1. 拿一副扑克牌,抽去大小王后,剩下52张牌(用A表示1,用J表示11,用Q表示12,用K表示13。)
2. 任意抽取4张牌(称为牌组),通过加、减、乘、除(可加小括号)运算,使得牌面上的数的计算结果是24。计算时每张牌上的数必须且只能用一次。
例:抽出的四张牌是?3、?8、?8、?9,那么算式就可以是:(9-8)×8×3?。
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得算式最多,谁就获胜。
三年级精彩瞬间 四年级精彩瞬间在愉快的寒假跟爸爸妈妈玩数学游戏别有一番滋味,既可以巩固数学知识,又可以增进亲子感情。24点的益智游戏,让“小玩家们”在游戏时练手又练脑。
五年级的同学们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游戏,我们一起看看吧!
扑克魔术张睿皓航为大家讲解扑克魔术的规则并表演扑克魔术。
接竹竿游戏规则:各发牌一半,依次摆一张,如有与前面一样的牌,就可“吃”掉前面所有的牌。“吃”完对方所有牌者胜。
蒙逸舟和爸爸玩《接竹竿》扑克游戏。
十点半游戏人数:2人及2人以上。
游戏规则:扑克牌1~10是几就代表几点,JQK代表半点,谁最接近10:30谁赢,大于10:30爆掉!
李睿馨和爸爸玩十点半。
薛晨瑞和爸爸、巨佳玉一起玩十点半。
抢三十游戏人数:适合2人及2人以上。
游戏规则:通过石头剪刀布比输赢的方式,赢家开始从1说数字,一次最少说一个数字,最多2个连续数字,谁最后说到30这个数字,谁就是最后的赢家。
因数与倍数杨嘉瑞和哥哥一起玩因数与倍数的游戏。
全家总动员一起玩扑克牌赵宇洲一家玩扑克牌游戏。瞧,多高兴!
何沐家和爸爸一起玩扑克牌。
小贴士在花式扑克牌活动中,孩子们和家长投入游戏,暂时告别了电子产品,还能增进亲情。益智类的扑克牌小游戏,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,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动手、勤思考,引导孩子感知数量多少,帮助孩子增强数感。
在孩子解决小难题、耐心搭建扑克大楼、尝试做手工这些时刻,家长们都应该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赞扬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,我们要多些耐心和引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