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族游戏怎么玩

藏族游戏怎么玩

1、唱歌跳舞是藏族民间娱乐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,除此之外,藏族还有许多游艺娱乐方式,常见的有下棋、弹克郎球、掷骰子、放风筝、猜谜、踢毽子等斗智斗艺的游艺。二王棋是在藏族民间广泛流行的娱乐形式,各地称呼有所不同,拉萨地区称之为“杰布坚增”,意为王之争胜;日喀则称“达孜鲁孜”,意为“虎、羊之玩”;林芝地区叫“杰布坚联”,即王之争王之意。

2、玩棋不受条件限制,画棋盘于地,以小石子为棋子,在节日或劳作闲暇,茶余饭后,可随时随地进行比赛。下棋时,有3种形式略有不同的棋盘。

3、第一种是画纵横线各5条、斜线6条,在中央轴线端画一内有十字的倒置三角形,作为“王宫”或“虎穴”;第二种是棋盘画法相同,唯两侧中轴线各有一“王宫”或“虎穴”;第三种是将棋盘画成纵横线各9条、斜线14条,四方中轴线各有一“王宫”或“虎穴”,共4个王宫。

4、兵,羊,有两种布局法:一是把兵,羊,全部沿边缘线布好;二是先在边缘内田字处布下若干兵,羊,余兵,羊,握在手里堵王。王,虎,居中心点,跳一步用一线双头平衡一担挑的办法吃兵王,虎,被堵时只许在一路,兵每轮只走一步。如王,虎,将兵,羊,吃尽,或使剩下的兵,羊,无力堵王,虎,或无力将其逼入王宫,虎穴,时,王,虎,方即为胜;反之,兵,羊,将王,虎,围进王宫,虎穴。藏围棋,藏语称为“密芒”。

5、“密”的意思是“眼睛”,“芒”为“众多”,故“密芒”被人称为“多目棋”或“多眼棋”。“密芒”在历史上产生很早,敦煌吐蕃文献中就有朗日论赞,第31代赞普,手下重臣琼保·帮色苏孜善弈棋的记载:“与每人弈棋,当一局中其对手将败北时,即帮助对手羊皮做的密芒围棋盘藏围棋棋盘上有纵横17条线路,289目,与纵横19条线路的现代围棋有一定差别。竞赛双方各执白、黑棋子。

藏族游戏怎么玩

1、在比赛规则上,藏围棋每局均由执白棋的一方先走。何人执白棋由竞赛双方赛前先猜:一方抓一把棋子让对方猜单和双,猜对者执白棋,猜错则执黑棋。一局赛完后,下一局便轮换执白。对弈前,先在棋盘上交叉摆放黑白棋子各6枚,然后开始下棋。

2、因藏式围棋不让子,如果双方实力悬殊,通过“贴目”办法解决。具体“贴目”多少由双方对局前商定。

3、藏式围棋可两人对下,也可多人分成两方对下,同一方人可共同商定对策和战术,如当天赛不完可封盘次日继续下,直到决出胜负。藏围棋是一种高级竞智娱乐项目,过去多为上层人士所为。掷骰子藏语称为“秀纠”,是民间十分盛行的游戏活动。在藏族古代,掷骰子本不是娱乐活动,而是占卜打卦的重要形式,尤其在吐蕃时期掷骰子占卜十分盛行。

4、后来,掷骰子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形式,从神坛走向民间,成为男子必备的“九艺”之一。掷骰子所用的骰子一般为骨制品,为大小约1厘米的正方体,有6面,每面分别刻有1—6个排列有序的圆点,代表不同的数字。掷骰子时所需的器具简单:一对骰子,一个木碗,一个圆形皮制软垫,软垫直径约20厘米,垫内填塞有一定弹性的牛羊毛、毡子等物;一些计数物,藏语称为“踵布”,海贝、豆粒或小石子,以海贝为佳,数量最好108枚;区别物,藏语称为“拉吉”,需3种各9枚,以颜色或形状区分,常用藏币、铜板或金属圈充任。掷骰子游戏一般3人玩,也可2人、4人或6人玩。

5、4人是2人的变化形式,6人则是3人的变化形式,以对家为一组。玩掷骰游戏时,人们先铺垫子于地,将皮制骰垫置于中央,旁放木碗和骰子,周围摆放一圈计数物“踵布”,玩者盘腿坐于垫上围成一圈,每人捡1种9枚“拉吉”,然后按顺时针方向轮流将骰子放入木碗内旋转后扣于骰垫上,根据骰子显示的点数从头拨数同等数量的踵布,并在此点位置上放置拉吉,这样轮流掷骰直到拉吉下完,谁先将自己的9枚拉吉走至108个踵布的尽头即为胜者。角逐期间,可互相厮杀,互相碰吃,或退回起点,或停赛一轮。

  • 声明:本文由数智极速网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!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@qq.com